做人有情有义,工作有声有色,生活有滋有味,我是西安市侨联青委会副会长张犁。
西安市侨联青委会副会长张犁,现任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,博士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西安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。
张犁身上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,这种气质无关与她的美丽,也无关与她的衣着,象迎面拂来的春风,象山谷涓涓的小溪,又像是红泥炉上新醅的美酒,让人感觉舒心和温暖。她的这种气质是一种传承,也是家庭氛围的洋溢。
张犁:我家老爷子特别有情怀,他对我的影响颇深。他退休以后写书法嘛,他说:爸给你送两个字。我想我这个年纪嘛他送我的不是奋斗啊、努力啊、上进啊之类的字。哎,老爷子给我送了温暖两个字,现在还在我办公桌上。他说:爸爸把温暖带给了你,我也希望你把温暖带给别人。我从小在交大长大的,从来没有想过要考艺术院校。当时是有一个机会,是美院的老师看到了我给我爸画的一张头像,然后跟我爸说,你们姑娘画的不错,有没有考虑走美院就是美术这个专业。当时全家人口径很一致,不考虑!但是心里还是动了这个念想,我挺想搞这个专业。打我从记事起到现在,我爸爸就没有跟我说过不行,他都会说:好吧,支持你!永远都是这样的,我父母都是这样。所以越是他们信任你,其实你对自己的决定才越慎重。最后考学的成绩也不错,自己和家长都很满意的成绩考上美院了。我记得当时我只报了美院一个学校,一个专业,就是设计。我一直对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很满意的,真的是喜欢,喜欢你才能拼了命的去干一个事情,就是再辛苦觉得都是幸福的,因为你就离自己的目标在接近。包括我出国留学,是否回国发展,是不是以教师作为职业发展,他们其实都有自己的考量,但是他们都会首先听我的想法。你觉得你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,但是他们给你的引导是潜移默化的,然后你就会选择正确的。
父母的支持信任,中国文化的自信,是张犁最大的动力,在面临新环境不适应的困局下,回国便找到了迎刃而解的方法。
张犁:毕业以后就留学了,第一年特别的狼狈,一直在适应的过程中。我就觉得他们都好轻松呀,我怎么这么累,成绩还老上不去。我记得第一个学年结束的那个暑假我要回国前,我导师就跟我聊,说:两年我觉得你毕不了业。我就在他那儿哭了,当时特别的迷茫,就是觉得该怎么办?结果回来了,徐青青阿姨给了我很好的建议,她说你出国之后,你会发现你自己本身的文化基因才是你最好的武器,能给你带来最大的力量。所以那一个暑假,我在国内的那段时间,跑了很多地方,拍了很多素材,回去后跟导师谈我要做的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的结合,由这个主题去形成设计的方向。然后从第二个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始,成绩就全是A了。老师就觉得你这个暑假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回到母校任教,张犁以感激母校培养、致敬前辈榜样为动力,投入到热爱并传递星火的事业。她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,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化意识,并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上,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造诣。
张犁:出国留学应该回来报效母校,包括母校那两年发展的也特别快。当时就决定回西安回母校,也为母校做点贡献。在美国虽然读的是硕士,但是本科的课我都旁听了,他们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要求,给我的影响也比较大,再加上我回来后,我的同事们,其实都是我的老师们,因为我们学校有传帮带的传统,就是老带新,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。所以我其实是在传承的基础上,也做了一些自己的创新,在教学上有一些自己的尝试,效果也还挺好。反正一直在总结、在凝练,看怎么能够既保持我们学校特色,又能更适合中国学生,更匹配他们以后发展的需要。当了老师做教学也要做科研还要有职称的晋升,在这个过程中你肯定要持续的有科研成果产出,自己就掌握了科研应该怎么跟教学结合,又怎么反哺教学。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我的学生们,现在已经感受到当时那些老教师们跟我们讲的,说走在某个城市的某个街上,突然有人叫你老师,我当时那个心情啊,你会感觉到学生不管他转没转行,他都在自己的领域发挥着作用,真的很欣慰。
张犁有着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,她像一粒温暖的种子,丢到哪儿,哪儿就会开出温暖的鲜花。在她担任西安美院侨联副主席期间,希望用自己的热情,为教职员工营造一个温暖的侨之家。
张犁:我这个人其实是特别热爱、追求幸福生活的。我爸爸跟我说,你要做六有青年:做人有情有义,工作有声有色,生活有滋有味。他说你哪个有做不到,你都不是一个成功和幸福的人生。所以我劳逸结合的特别好,我跟我的学生也说,一定是要劳逸结合,给我当学生不会玩儿,那你也不太会学。对我来说跟学生在一起,那就是最幸福、最快乐的事。这两年留学回来的老师特别多,我们做好平台,帮大家多创造机会合作、创造机会联系、创造机会认识。因为美院虽然不大,但是好多老师只要跨系就没有机会接触,桥的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大家有侨之家的感受,我也希望西安美院侨联能给美院的这些有侨关系的老师,有这样的感受,帮助大家一起进步,共同发展。
张犁通过自己的努力,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,内心坚定而温暖,象润物无声的教育一样,用温暖悄悄滋养着向阳而生的力量。
微信公众号
029-87222500